炎炎酷暑日,集训正当时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9月16日在天津举办的,届时自治区将组团参赛,我市理工学校集训基地承担了自治区国赛(传统)社会体育指导(健身)和世赛选拔车身修理两个赛项的集训任务,现正紧张有序地开展集训工作。为高质量落实好自治区集训任务,市人社局本着聚焦使命,向实而行的原则,积极科学组织基地开展集训工作。


从细从实,有序推进
根据自治区人社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,于3月底完成集训方案制定,就集训场地、设施设备、赛项耗材、人员配备、安全保障等方面做了详细安排。同时聚焦备战国赛使命,做好训前选手和教练的思想动员工作,充分调动选手的参训积极性和教练的施训责任心。集训从4月初开始,分三个阶段进行,在各训练阶段,以周为单位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,将训练落实在一分一秒和每一个操作细节中。当天训练完毕后教练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反馈,就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修正指导和强化训练。每周末,根据当周训练情况对下一周训练计划作出针对性调整,使训练落到实处,做到细处,成于深处。



严密组织,专业训练
本次集训工作按照国赛集训要求,设置教练组、专家组、综合保障组和监督仲裁组等,多方面保障集训效果;完善训练场地和设施设备,按时按点做好耗材保障供应,确保集训按标准顺利开展;通过规范操作细节、医疗救护、现场服务等多种措施做好选手安全保障工作;对参训选手每天的用餐标准、体能训练、安全教育等做到专业化实施;及时了解选手心理状态,邀请资深心理老师对选手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,克服参赛恐慌胆怯心理,增强选手备战积极性和抗压力;组织学习大赛流程、评分标准以及对近年来获奖选手作品等进行交流、点评,突破选手自身技术壁垒;采用请进来、走出去的方式为参训选手搭建良好的专业化技术交流平台。


共评共判,公平考核
为保证对进入集训队选手的训练质量和入围选拔的公平公正,在评价选手的整体过程中采用三级评审的方式,即选手评、指导教师评、专家评,形成三方共评共判的模式。各选手参与热情高涨,在评分的过程中主动与专家、教练及其他选手进行交流,形成在评中学、在评中练的浓厚氛围。采用这样科学民主的评价方式,参训选手对评审过程及最终评审结果无异议,同时也能深刻知晓自己的不足,使下一步的训练更能有的放矢。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3进2和第二阶段的2进1训练选拔,两个赛项分别选拔出1名选手代表自治区参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,训练进入集中强化阶段。此阶段将根据国赛要求按照“试题从难、评判从严、模拟实战、大强度训练”的原则对选手进行强化集训,加强技术规则的学习和适应试题变化、把握竞赛节奏、提高参赛体能等方面的训练,全面提高选手的参赛应战能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