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以来,乌审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严格按照乌审旗委、政府“用好三分吸附法、实现三不两当地”的部署要求,坚持将执法调解和仲裁调解作为即知即调的重要举措之一,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“关口”作用,使各类矛盾化解在前、在快、在实。
积极主动下访发现问题,化解在前。将调解关口前移,深入开展送温暖、送政策、送服务的“三送服务”活动,累计开展集中宣传、指导服务10次,涉及2500余人,现场为农牧民工答疑解惑;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179家,因欠薪、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6份,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随机执法检查用人单位126家。同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联合住建、交通、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全面落实监管责任,成立4个督查组,全面摸排乌审旗在建项目,规范农牧民工工资支付行为,推动“两金三制一公示”等制度落地落实,切实抓好根治欠薪源头治理。
快速核查线索即知即调,化解在快。充分利用“两网化”信息系统,依托网络网格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,针对全国欠薪线索平台、网络舆情、举报投诉、市长热线、局长信箱、上级交办、信访转办等途径接收的欠薪线索,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,采取“线上发现+线下核处”的方式,快速处置各类欠薪线索1154件,为1616名农牧民工追发工资待遇2304万元,存量欠薪案件调解办结率达到100%。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,划分责任区7个,明确9名责任区管理员,通过“一对一”包联关系,使案件化解提质提速,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
坚持调解仲裁无缝衔接,化解在实。对线索涉及双方当事人分歧较大、无法达成协议的,通过“面对面”和“背靠背”的工作机制,快速引导仲裁解决,努力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调解结果,切实提升调解实效。建立“绿色通道”,对于涉及农牧民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争议案件,做到优先调解、优先立案、优先审理、优先裁决。对于争议不大、涉案金额少的案件即刻受理、即刻调解、简化手续,引导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、化解在微末,帮助劳动者快速、公平地解决问题,同时减轻司法部门负担。2021年累计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94件,其中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6件,调解121件,裁决49件,撤诉16件,涉案金额1276万元,案件结案率100%,调解率65%,终局裁决率70%。(乌审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谷慧 )